本报记者 冯桢 赵永宏 赵小霞
“欢迎品尝我们的新产品奶油西红柿。”“这是釜山88西红杮,味道脆甜又多汁;这是草莓杮子,形状像草莓,口感绵甜;这是博研109,吃起来酸酸甜甜,感觉爽极了……”“小小西红柿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品种。”一走进阳高县华联现代农业产业园,参加2024“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的嘉宾就被园区内的各种类别的西红杮吸引住了。
8月6日,由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及阳高县委、县政府指导,《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市蔬菜产业协会、阳高县农业农村局、阳高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办的以“智汇阳高红 冠领新‘柿’界”为主题的2024“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在阳高县华联现代农业产业园召开。来自全国西红柿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各级农技人员、种植大户齐聚一堂,为“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健康发展把脉支招,共话西红柿产业发展未来。
主题歌曲《阳高红》拉开了本次大会的序幕,激扬的歌声唱出了红红火火的甜蜜生活。活动现场,来自全国西红柿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未来番茄发展方向”“中国城市优选打造中国红番茄品牌”“高原冷凉地区设施农业发展趋势”“西红柿生产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新特优西红柿品种对比”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
阳高县与山西大学乡村振兴产业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北方蔬菜研究院、保利供应链、北京新发地等公司与大同华联农业等进行了意向签约。
绿色的青口蜜、黑色的黑玫瑰、红色的多丽……展位上,品种多样的西红柿让与会人员大饱口福。“很开心能够参加这次大会。”阳高县火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王娟说,“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阳高红’西红柿,让‘阳高红’走向全国。”
近年来,阳高县聚焦“特”“优”农业发展,按照“做大基地、做长链条、做精产品、做优品牌、做宽销路”的发展思路,构建起智慧设施、日光温室、塑料钢架大棚、露地蔬菜四大板块共同发展的蔬菜产业新格局。同时,阳高县立足区域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坚持把“阳高红”西红柿作为推动全县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的突破口,打造全生命周期西红柿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品质提升、技术示范、品牌营销等方面下功夫,通过建基地、扩市场、搞示范、创品牌,蹚出了一条从扶贫到脱贫、从脱贫到振兴的特色西红柿产业发展之路。2024年,“阳高红”西红柿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产量预计7万吨,年产值可达到3.5亿元,“草莓番茄”“釜山88”“黄玲珑”“清口蜜”“黑珍珠”等高品质番茄品种,全年可累计带动1.2万名农户直接或间接受益。“阳高红”已与北京、上海、郑州等50多家商业体建立供销关系。
本次活动通过产业推介、产业观摩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擦亮了阳高“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的金字招牌,推动 “阳高红”西红柿成为阳高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当天下午,参会的各地客商还到龙泉镇、罗文皂镇、王官屯镇、大白登镇、狮子屯乡、东小村镇等西红柿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全面深入了解“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状况及系列产品的研发情况,推动更多商业合作及销售订单的达成。
阳高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阳高县将继续在农业赛道上跑出“加速度”,构建智慧设施、日光温室、塑料钢架大棚、露地蔬菜四大板块共同发展的蔬菜产业新格局,聚力打造“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集群,为群众增添一份“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的朝阳产业,为大同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和强劲动能。阳高县也将持续推出最优政策红利,引进最好智力资源,建设最佳投资环境,全力打造“阳高红”西红柿全产业链条,建设全国优质的西红柿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