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半生风雨半身尘

——读韩众城《此邦犹是旧山河》

  去年,托一个微信好友找到了韩众城的微信号,聊了很久家长里短,期间说起他在博客中写了很多关于浑源、特别是民国时期的名人轶事,读来饶有趣味,他说这些文章已经结集成了书,第二天,我便收到了这本沉甸甸的《此邦犹是旧山河》。全书笔触所及的基本都是晚清至民国时期、人们口口相传不乏褒贬的20多位乡贤名士,以及他们在浑源这片苦寒之地的所作所为。所记之人活灵活现,所述之事如临其境,内容杂而不乱,描述缓而不燥、脉络密而不结。

  此书用了近一半篇幅,为清末浑源籍名臣栗毓美及名儒王荩臣两大家族立传,内容之详实足以填补空白。作为近代浑源的翘楚,在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家族成员身上折射出时代的沉浮,也体现出大变革时代,个人的品格及所怀着的乡土情怀。以管窥豹,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对近代浑源人物最清晰可靠的挖掘和描摹。从这个意义讲,《此邦犹是旧山河》把研究近代浑源文史学术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书还选编了一些近代发生在浑源具有足够影响力和轰动的大事件,补缺拾遗,让读者对这个时期浑源的民风民俗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能更进一步理解作为浑源人的某些特征的形成。最后一章对部分冷门景点的探幽,于拓宽浑源全域旅游范围有更为实用的价值。

  从开始阅读这些文字,走近这段历史,随着对人和事逐渐清晰,让我们对过去似是而非的认知也有了一个修正的过程。

  作为一个没有接受过文史专业训练的作者,反而能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朴素的文史观,秉持孤证不举的原则,呈现在文字之间,显得更加真实不做作。作为读者来说,有了一种面对面交流的真诚和流畅。我们接触到的涉及近代的史籍史料,很多时候像被一条意识形态的绳子捆绑,呈现在面前的都成为一个个外形高度一致的工业品,缺少了作为历史核心的人与事应有的温度与深度,难免造成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模糊,甚至误解和曲解。近些年,一些相对独立的个体,能以自身感受为基础立论,更接近人的本能观点,使得一些过去很程式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丰满起来、立体起来,从而也更全面起来。

  基于这样自然朴素的历史观,《此邦犹是旧山河》更显得选用史料扎实可信,一方面是由于年代不算久远,很多所涉的人物及相关的线索基本都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字里行间也体现着作者几年来孜孜所求的韧劲和坚持。这部书的背后,一定是多于所述本身几倍几十倍的基础资料做依据打造出来的,这样的辛苦付出不是常人能够想象到的。

  即便庞杂繁复、无章可循的大量原始资料在手,作者秉持严谨不杜撰关键情节、叙事不体现主观结论的治学态度,独力营造出一片独特风貌的史学园地,值得叹服。

  阅读《此邦犹是旧山河》,并不是一次轻松的过程,从收到这本书,近半年时间里我反复拜读,其间有各种各样的感受,每次想写下来总觉得词不达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一直想更精确或者更清醒地认读书中所表述的每个事件每个人物,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受时代变迁冲击之下的这个塞外县域的一致性和特殊性,也想更进一步了解生活在这个县域的民众何以形成稍显独特的公众性格特征。期待作者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继续能收获更加丰硕的收成。

  这样的阅读过程更是一次愉悦的体验,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浑源人,即使离开家乡多年,还是对这个地方有眷恋和挂念。当然也更多地来源于作者运用平实舒缓的语言娓娓道来,很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者坐在你对面,慢悠悠地抿着茶水,慢悠悠地跟你说着他当年的经历,没有悲喜,无谓浮沉,一路的淡定从容。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窗外有烟花爆竹响起——繁华落尽之后的人生百态也许就是那一地的碎屑和漫天的烟雾,一阵风吹过就了无踪影,山河还是那个山河,山河之内的芸芸众生从不一样的活法,还是走向了一样的结局。  郝昆峰

 
     标题导航
~~~——读苏北的《妄言与私语》
~~~
~~~
~~~——读韩众城《此邦犹是旧山河》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微视野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财经
   第13版:楼市大观
   第14版:书香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文萃
文字里透着独有的气息
《从大都到上都》
《小说的细节》
半生风雨半身尘
《走出语言自造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