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饱含乡愁的莜面(中)

  本报记者  牛瑞芳

  作为粗粮的莜面,原本只是大同人家里的一道寻常吃食。岁月流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健康饮食观念的逐渐形成,莜面开始走上大小饭店的菜单,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莜面,在大同餐饮人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精细美食。

  据我市厨界大师赵富平介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居民供应粮里没有莜面,人们把莜面作为调剂生活的一种吃食,并不经常吃。正因如此,老大同人吃莜面时格外用心,常见的有莜面窝窝、莜面绳绳、莜面饨饨、莜面块垒等。莜面绳绳,“大同人又把莜面绳绳叫作莜面疙卷”,赵富平说,老大同人吃莜面配菜很讲究,夏天凉菜要用黄瓜、水萝卜、豆腐干、菠菜,炝油、加盐水,热菜则是蒸羊肉或猪肉臊子。羊肉肥瘦相间切成碎丁,放花椒、葱、少许水、姜末、盐、麻油等调料上笼蒸20分钟。蒸好后蘸莜面窝窝、莜面疙卷吃,十分美味。还有的讲究人家,吃莜面要拌“花花菜”。花花菜配料较多,有绿豆芽、豆腐皮、菠菜、胡萝卜丝、大腌菜丝、土豆丝、海带丝、石花菜、海米等10多种,拌菜时还要加少许腌菜盐水。莜面饨饨,土豆丝中加少许胡萝卜丝、剁碎的芹菜叶,加花椒面、盐拌匀,铺在擀成大片的莜面上,然后卷起来,切馒头块,上笼蒸。蒸熟的莜面饨饨可以单吃(加过调料),也可以蘸盐水吃。

  采访中赵富平对记者说,大同人还有一种莜面的神仙吃法——莜面拿糕。莜面拿糕之所以称之为“拿糕”,就是因打好的拿糕要全部裹在筷子(或专用的搅棍)上可以“拿”起来,足见拿糕之筋道。也因此,莜面拿糕一次做的量不大。莜面拿糕非常考验制作者的技术,要三杵(搅)三捂(焖)。如果技术不到位,拿糕要么软而“拿”不起来,要么夹生不熟。拿糕也与拌凉菜搭配而食,或者蘸盐水吃,软糯筋道,滋味十足。

  上世纪90年代,我市餐饮业飞速发展,不仅许多大饭店开始有各种莜面的身影,还出现了许多经营大同特色美食的粗粮馆。这些饭店将莜面作为招牌菜品进行营销,一时间,莜面不仅成为大同本地人喜爱的美食,而且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大同美食的主要代表之一。如今,田园颐宾楼、紫泥369、北魏家宴等饭店,更是将各式莜面食品做得像艺术品一样精致,而且口味丰富。紫泥369的油泼沙葱莜面,就是一道既好看又好吃的莜面菜品。手工搓制的莜面窝窝上面,配以碧绿的沙葱、粉嫩的水萝卜丝、鲜红的辣椒面,热油一泼,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凤临阁·味庄的莜面窝窝点单率极高,稍迟些点便已售罄。永和文瀛饭店的精品莜面大全,一笼里有多种莜面美食,每一种都十分精细。北魏家宴除了各式莜面食品外,该店的莜面饺子堪称一绝,不仅有好看的花边,而且馅料很是讲究。焖熟的土豆切成丁,加地皮菜、胡萝卜丁、韭菜、盐、花椒粉、胡麻油拌匀,拌好的馅料黑、白、红、绿,煞是好看。这样的莜面饺子,味道如何,不言而喻。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美食
   第13版:健康
   第14版:朋友圈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冬日美食之小吃(一)
饱含乡愁的莜面(中)
羊排手抓饭
喝黑茶也讲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