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嘉靖时期边外山西汉人群体探究

李海林

  嘉靖时期,长城内山西汉人不同群体,通过多种途径走出长城,进入蒙地,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当地,加强了蒙汉民族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一)被掳掠而去的汉人群体

  嘉靖时期,驻牧于宣、大边外的俺达兴起,由于嘉靖皇帝实行“绝贡”政策,蒙古部族又亟需改变单一的经济现状,故频繁大举南下。这一时期,被掳掠的汉人尤其多。这些被掠去的汉人,除充当奴隶外,也有获得土地、牲畜,成为被剥削的农民。

  (二)躲避赋役的农民群体

  明朝中期,赋役繁重,山西北部民众因地缘关系,纷纷逃亡边外,谋求生存,在边外定居。《五杂组》载“临边幸民,往往逃入虏地。盖其饮食、语言既已相通,而中国赋役之繁,文网之密,不及虏中简便也。”明朝的腐败,繁重的赋役,使得大量的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蒙古丰州川的开发,农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衣食无着的汉族劳动人民自动走出边外,谋求生存。

  (三)逃至板升地区的汉人知识分子

  俺答汗为了建设丰州地区,对于迁徙到丰州川的有知识、有才能的汉人比较重视。嘉靖三十四年“丘富说俺答收奇伟倜傥士,县书穹庐外:孝廉、诸生幸辱临胡中者,胡中善遇之,与富埒。于是边民黠知书者,诈称孝廉、诸生,诣虏帐,趾相错。俺答令富试之,能者统众骑,不则给瓯脱地,令事锄耨”。这个政策吸引了部分汉人知识分子前来为蒙古部族效力。由于蒙汉语言不同,蒙汉人民的交流会产生诸多问题,俺答汗亦让一些汉人知识分子到蒙古部族中去教授汉文。

  (四)边外谋生的贸易群体

  嘉靖皇帝的“绝贡”政策,使蒙汉双方处于对峙隔绝状态。但是,私下的民间贸易一直存在。面对明政府的打压,不少山西边地的军民为了同蒙古进行私市贸易,而选择内外相通,逃到塞外进行贸易。如大同阳和军马西川、榆次李孟阳及老营李义等十几个人结成伙,专门到塞外与蒙古人私易马尾。

  嘉靖时期,诸多山西汉人群体不断去往蒙古,他们中既有将士官兵、知识分子,也有白莲教徒,但更多的是被掳去的明朝边地百姓。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源于明朝政府的日益腐朽,边防的破败不堪。二是明朝繁重的赋役与蒙古相对优越的政策。这种人群的流动客观上促进了边塞地区的发展,增强了蒙汉民族间经济的交流、文化的融合。

  (作者系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副教授)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专题
   第08版:走进云冈
“融合之都·从此大同:大同长城与民族融合座谈会”发言摘登
长城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
长城在民族融合中的作用
长城文化与民族交融的大同形象
长城是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大舞台
嘉靖时期边外山西汉人群体探究
长城地带民族关系中的女性角色
大同长城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