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与人类最高理想同名,与社会文明高度同誉。大同在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交”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堪称民族融合之都。
赵长城是沿大同盆地南沿修筑的长城。为何赵肃侯要把赵北长城修筑大同盆地南沿上?因为当时大同盆地被北方民族林胡和娄烦占领着。秦朝,秦始皇派遣蒙恬率30万大军将燕、赵、秦长城修筑连接,大同段秦长城称“紫塞”。汉代,为抵挡北方匈奴,汉廷在赵长城基础上又重新作了加固修缮,转称汉长城。北魏时,为防御以柔然为首的草原民族进犯,仍在赵汉长城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构筑加固,称“畿上塞围”。明代,为抗据蒙元复辟,又在前朝修筑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了明长城。自此,称大同盆地北盆沿的长城为大边,或外长城;称南盆沿的长城为小边,或内长城。
历朝历代沿大同盆地边缘修筑的长城,是一个闭合性的长城,是等于把大同盆地镶了边合围起来的长城。在这个闭合的内外长城中,由于受北方草原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拨又一拨从河套崛起的草原民族随时会发起南下中原的举动,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但每次战争发生,其进攻势能均会被长城与守卫长城的军事力量所阻挡销蚀,南下的力量得以缓冲,于是由碰撞缓解为融合。可见,大同长城在民族融合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
大同地处北纬40度线、年降雨量400毫米的黄土高原,地缘呈现农牧交错状态。为了稳定彼此的生产与生活秩序,大同长城便发挥了巩固边塞民族生存发展的初衷,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民族融合的特殊作用。
大同盆地长城,是中原王朝的依托,一次次阻止草原民族的南下,草原民族也一次次在盆地接受着中华文明的熏陶;大同盆地长城因战争刺激了民族长盛不衰的生存能力与战斗精神,也因和平涵养了民族融合理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仰,夹杂着政治一统、马市经济贸易、文化交流、胡汉和亲、走西口移民等民族融合的相关内容。
(作者系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