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拐入大同的一条街道,都不难寻见几家大小餐馆、火锅店,夹杂着零零散散的削面馆、饺子馆、糕馆……再加上那些动辄二三十年历史的餐饮老店,这都是市民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美食记忆”,也是不少来同游客“打卡”的美食印记。
作为实至名归的“山西美食之都”,大同美食久负盛名。20多年前,中国烹饪大师王志强因采购大同精美的铜火锅第一次来到大同,那时大同丰富的面食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今年面食峰会再次来大同,我尝到了更多的大同美食特别是面食,莜面栲栳栳、刀削面、黄米面小凉糕、烧麦……样样精致美味。”在峰会现场,王志强大师意犹未尽地夸起了大同美食。可以说,大同美食美味持久,餐饮人功不可没。市民杜先生是我市餐饮行业资深从业者,经营着一家近40年的餐饮名店。杜先生告诉记者,大同是“山西美食之都”,每位餐饮从业者都要为这块牌子增光添彩。
实际上,餐饮行业的专家们也对大同打造“美食之都”的前景充满信心,“从青年名厨面点大赛上就能看出,大同的青年厨师们很有激情和创造力,他们不仅把大同的面食制作得精致美味,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提升,这就为大同美食的发展提高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名厨委秘书长崇占明今年的面食峰会后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世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