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市居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实施垃圾分类,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更能促进前端生产环节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带动后端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效率提高与污染减排,从而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
按照相关实施方案目标要求,从目前到年底,平城区、云冈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将达到50%;到2025年,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这既是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分阶段的量化,也意味着每一个人肩上都要扛起责任。不折不扣按照既定路线图推进这一利国利民事业,需要我们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全民垃圾分类习惯,以高质量的垃圾分类成效彰显城市的文明进步。
生活垃圾分类,目的是为了更高效、更清洁、更安全地处理垃圾,更好地改善环境质量。实现这一目标,做好分类是前提、是基础。因此,对每一位个体来讲,我们应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做好正确的垃圾投放,而不应该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从政府到部门到企业到居民,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全方位合力,垃圾分类前景可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