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晶
“大同黄花的田间科学管护在全国各产区已是首屈一指。接下来的提质增效,建议压实科学管护与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同步推进。”甘肃省庆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农艺师颉敏昌在2022大同黄花产业发展论坛举行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他说,大同土地肥力虽薄,但胜在日常的田间管护精细、肥料使用的平衡状态好,这让黄花得以可持续生长,不会破坏当地环境平衡。“目前,大同的绿色食品黄花菜标准化生产正在逐步推进,标准的制定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关键就是如何把标准在产业发展的各环节贯彻落实好。”
谈起标准化落实,颉敏昌说:“这是个长期惠民工程,需要在产区广泛开展绿色食品黄花菜标准化生产、加工等知识培训,提高生产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施肥、精准识别黄花菜病虫害的水平,促使生产者自觉养成执行标准的习惯,从源头上抓好产品质量。引导大家执行绿色标准种植绿色食品,关键是发掘用好种植合作社、带头人的带动能力,让更多的黄花种植归入统一管护。”他告诉记者,与有机食品相比,统一种植的绿色食品才是普通人可以吃得起的安全食品,家庭作坊式的传统种植模式不能保证生产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大同黄花的种植规模足够大,要用有限的土地培育更高产高质的品种,确保食品安全。”颉敏昌说:“按照科学管护生产的路径,大同黄花的提质增效更要注重科学管理、集约化经营,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精准协调,为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