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铅印改用轮转胶印印刷机”“告别铅与火,跨入光与电”“岗位责任制”“特约通讯员”……说起老报人张文炳老总,大同报人的言谈举止中都不由得流露出崇敬之情。这些贴在他身上永不褪色的标签,诠释了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他与大同报人齐心协力、一纸逐梦、守正创新、扬帆远航的难忘岁月。
满头华发、精神矍铄,老骥伏枥、初心不改……采访前,在老同事的只言片语中,我曾在心里数次为张文炳老总“画像”。在开启“对话”的那一刻,零碎的画像拼接在了一起,这位与《大同日报》血脉相连的老报人一下子具象了起来。1976年,张文炳接到组织的任命调到大同日报社工作,先后担任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直至1996年光荣退休。作为报社曾经的掌舵者,他带领大同报人铁肩担道义、秉笔写春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刻。
新闻事业与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我刚到大同日报社时,报社一穷二白,记者编辑少,工作条件也十分艰苦,人均不足一张办公桌。改革开放后,报社抓住发展机遇,一手抓办报,一手抓经营,报纸从小报变成大报,广告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大家的工作条件好了,收入也高了。”张老总回忆道。
1984年7月6日,时任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来大同日报社考察时,对日报工作表示赞赏,并题词“宣传改革,改革宣传,办好报纸”,成为报社工作的方向。“1988年,我们租了一条专线,与新华社联网,这成为了全国地市报中首家。1989年,淘汰铅印改用轮转胶印印刷机,报纸印刷质量好了,发行量也增加了。1990年,引进方正激光照排系统,在全国地市报中率先告别了铅与火,跨入了光与电的新时代。”上世纪80年代,办报条件改善后,张老总带领报社同仁三年迈出了技术改造的三大步,也成为报社发展历程中的三次巨变。
那些年,张老总带着记者编辑天天练内功,在提高新闻稿件质量上做了许多工作。他告诉记者,当时报社积极探索新闻改革的路子,出台了《岗位责任制条例》《机构设置及出版程序》等规章制度,天天开评报会,月月评好新闻,开展纠正差错活动,质和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核,建立奖惩制度,采编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1994年,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报业协会对全省报纸进行抽查,《大同日报》在全省所抽查的报纸中名列第四,在全省地市报中名列第一。好成绩的取得让大家深受鼓舞。此外,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在全市组织了200余名的特约通讯员队伍,解决了记者编辑力量不够的问题;组织了沿边百日行采访活动,锤炼了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全国30多家地市报社建立日常交流制度,互相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中宣部等相关部门领导来指导工作的同时,邀请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新闻战线“大拿”走进报社,为记者、编辑传授新闻采编的好经验、好做法。
翻出一张张老照片,聊起《大同日报》的过去,张老总思绪万千、心潮澎湃。如今,耄耋之年的他壮志未改、激情依旧。这一刻,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似乎重叠,那个运筹帷幄、意气风发,带领报社开拓创新的掌舵者似乎展现在我们眼前。“75年前,伴随着大同解放,《大同日报》应运而生。从1949年5月5日创刊到现在已经发行16800余期,回望《大同日报》这75年来厚重的积累和取得的成绩,是新老报人同心追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让我非常自豪和骄傲。我和报社有着生死与共的感情,也时刻关注着报社的发展。如今进入全媒体时代,纸质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咱们也要迎头赶上,牢牢抓住‘新闻’这个纲,坚持新闻和经营两手硬,发挥队伍、经验等优势,齐心协力把《大同日报》建设成全市质量最好、人民信赖、最具权威的新闻中心。”张老总满怀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