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王存保:告别“铅与火” 走向“光与电”

  “我仍然清楚地记得,1990年6月,《大同日报》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和电’,报纸由铅字平板印刷发展为电子激光照排胶版轮转印刷,对于报社和印刷厂来说,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原大同日报社印刷厂厂长王存保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铅字印刷要经过铸字、制版、排字、拼版、纸型、浇版、印刷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排字工人从排字架上一个个拣出铅字,排成一篇篇新闻稿小样,再校对,再处理制成锌版……”说起在印刷厂时的工作经历,已经退休的老报人王存保感慨万千。“除了每天都得熬夜之外,一到夏天,厂房车间里的工人师傅个个都是汗流浃背,非常辛苦。”

  “但是,我们跨进了‘光与电’后,从计算机汉字输入、拼版、激光打样到激光胶片输出,工作流程大大缩短,劳动用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环境大大改善,而印刷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其他地市的报社和印刷厂同仁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

  在《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之际,老报人王存保了解到报社的印刷技术又有了惊喜的进步,工序工艺更加简化、省力省时,他感到非常欣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自创刊以来,《大同日报》十分注重技术改造,1988年在全国地市报中率先采用了计算机这一先进的通讯技术,与新华社联网,全天24小时接收新华社电稿,以清晰的电稿改善了夜间编辑的工作条件。1989年改铅印为轮转胶印,为读者奉献出一张图文清晰的《大同日报》。1990年由铅字平板印刷发展为电子激光照排胶版轮转印刷,特别是1997年10月,报社引进先进设备创办了彩色印刷中心,版面更加靓丽璀璨。目前,印务公司承印大同日报社旗下的《大同日报》《大同晚报》,还承印其他各类规格的书刊以及高档商务印刷品及喷绘产品,已成为晋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实力最雄厚的现代化印刷企业之一。

  当年,那份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四开四版报纸,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大同日报》在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拥抱“数与网”、开启“云与智”的征程中茁壮成长。“75年岁月变迁,狂风刮不丢创业的激情,暴雪盖不住奋进的道路,我们《大同日报》将一直书写自己的传奇。”老报人王存保深情地说。  本报记者 何嫱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
   第06版: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
   第07版: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
   第08版:专版
   第09版: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
   第10版: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
   第11版: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
   第12版:专版
担使命传薪火 锻造新闻铁军
张文炳:守正创新竞扬帆
赫浦:不负记者的职业使命
王彦:难以忘怀的报社时光
康春和:34年的坚守与传承
孙撼山:讲政治当好“守门员”
王存保:告别“铅与火” 走向“光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