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笔描白少年头,当好守‘门员’,唱响主旋律……”回想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老报人孙撼山老师总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告诉记者,这是大同日报社曾经的《编辑之歌》里的句子,也是孙撼山老师31年编辑生涯的诠释和写照。
新闻编辑工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和“总把关”。新闻编辑的一生像首歌,编出了城市发展的昂扬旋律,唱响了群众奋斗的绝美和声……1987年,孙撼山老师与《大同日报》结缘,开启了他的编辑生涯,从一版责编到社会部主任、要闻部主任,再到大同日报编委兼报社新闻评论组组长,推敲标题、修改稿件、斟酌版面,31年周而复始、兢兢业业。如今,他退休不退岗,又以审读员的身份干起了老本行,给报纸加油助威,“挑刺”“上药”,为的就是坚守那份初心,把《大同日报》办得更好。
“新闻编辑首先要把好政治关。要特别注重政治意识的培养,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位‘政治家’。”在谈到如何做好编辑工作时,孙老师说。在他看来,作为大同市委机关报,《大同日报》的每一个编辑都应当修好政治这门必修课。
“当今时代,自媒体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各类信息纷繁芜杂。我们必须高度认识《大同日报》作为市委机关报的权威地位,高扬主旋律,把好导向关,守好舆论阵地。作为日报的编辑,都必须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意识,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领会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这样才能在组织和编辑稿件、栏目和版面的具体工作中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分析每一篇新闻稿件的政治、社会意义及新闻价值,才能及时准确地报道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潮中的新鲜人、新鲜事,反映火热的现实画卷,展现壮丽的时代风采,办出一份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读者喜爱的党报,不断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孙老师表示。
编辑每天要面对大量稿件,要通过对信息的选取、加工和处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好的信息通过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有人说,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编辑就应当是一位‘杂家’,‘杂’与‘博’是作为新闻编辑应当成为的‘专’。这同样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再难我们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因此,编辑要不断培养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养,提升自己包括驾驭语言文字等方方面面的业务能力,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底蕴,做一位才华横溢、文采飞扬的‘才子编辑’,做一位精益求精、不出差错的‘放心编辑’,不论编辑什么类型的稿件和版面,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篇篇出华章、版版显精彩。”孙撼山老师深情地说。
75年薪火相传,75年风雨兼程。在《大同日报》创刊75周年庆典之际,作为老报人,孙撼山老师喜上眉梢、激动不已。他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时代在变,新闻传播的手段和形式在变,但不变的是,党报的旗帜永远鲜艳。他很高兴作为审读员再次和大同日报社全体同仁并肩作战,他诚恳希望新一代报社同仁,坚定信心,走好自己的路,不断改进创新新闻传播方式,丰富传播途径,提高传播质量,牢牢守好新闻舆论的主阵地、主战场,让党报的鲜艳旗帜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 郑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