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子(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和人际关系问题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精力下降、记忆力变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卑、失眠。经过精神科医生诊断,他患有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他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学习和生活都恢复正常。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磊子的家人注意到一些不寻常的变化,他变得格外开朗、话多,自我感觉特别良好,脑子像开了窍一样,感觉自己有使不完的力气。再次经过精神科医生评估,磊子的诊断更改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处于躁狂发作。医生建议患者停止使用抗抑郁药物,改为使用心境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症状,同时接受心理治疗。几个月后,磊子的情绪逐渐稳定,异常行为消失,生活回归到正常轨道。
看了上面的病例,可能有人会担心,服用了抗抑郁药物会不会导致躁狂呢?实际上,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时不会出现躁狂症状,抗抑郁药物对大多数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它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情绪、睡眠、食欲等方面的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抗抑郁药物确实可能诱发躁狂症状,这主要出现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身上。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物前,应该首先获得正确的诊断,要分清楚到底是患有抑郁还是双向,这样在明确了“源头”再对症用药,患者才能好得更快,才能不在疾病的漩涡中打转。
事实上,关于这两种心理疾患的分辨是很困难的,不光是患者及家属不明所以,就是专业的医生误诊率也很高。所以,建议患者有任何不适及时就医,定期复诊,让专业医生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这样才有助于让患者积极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孙晓娟)